河南开封:涉企民事执行监督助药企走出困境
时间:2025-06-25  作者:刘立新?林蔚?化晶晶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检察新闻版
【字体:  

“纸上权益”变账上资金

河南开封:涉企民事执行监督助药企走出困境

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林蔚 化晶晶)近日,河南省开封市某医药公司负责人娄某带着复工后的首份财务报表走进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下称“示范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报表显示,企业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新接订单达1500万元。“等了5年,这笔执行款终于让企业喘过气来了。”娄某指着手机里的307万元到账记录感慨道。

时间回溯到2020年8月,娄某的医药公司因合同纠纷将宁波某实业公司(下称“实业公司”)诉至示范区法院,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实业公司应向医药公司退还1000万元款项。后医药公司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此后的4年间,执行陷入僵局。资金的缺位让医药公司的经营难以为继,拖欠工人工资长达3个月。示范区检察院在开展涉企民事执行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案件线索,经初步审查后,于2024年1月15日受理该案。

“2024年2月来检察院时,我兜里只剩公章和最后一份订单。”娄某回忆道。

承办检察官审查发现,案件曾追加被执行人实业公司的母公司及下设的另外4家子公司为执行连带责任人,但财务审计报告显示4家子公司均为独立法人,无财产混同情形。2024年3月1日,示范区检察院向法院送达检察建议,督促示范区法院对执行程序违法行为依法进行纠正。同年5月29日,法院采纳检察建议,撤销追加多家子公司为被执行人的裁定书。

与此同时,龙八国际app下载在堆积的执行材料中发现重要线索,实业公司尚有部分出口货物退税款未办理。2024年9月,在龙八国际app下载的监督下,执行法官赶赴宁波海关,逐条核对200余份出口单据,最终确认被执行人有307万元退税款符合执行条件。

在检察监督推动下,今年2月25日,这笔资金全额划至娄某企业账户。“案件办结不是终点,规范执行才是关键。”5月12日,示范区检察院与法院联合会签《关于加强民事执行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意见》,建立执行线索双向移送、重大案件联合研判机制,并针对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数据显示,机制实施以来,示范区检察院已梳理近三年涉企执行案件67件,监督纠正程序违法问题12件。

[责任编辑: 高可 贾欣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