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社会团体推荐公民代理的法院民事案件判决数据表,这是社会团体参保名单表,将二者放到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里面碰撞,就能立刻筛查出通过利用社会团体出具推荐信的方式获取公民代理资格的案件线索……”近日,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检察院办案区,办案检察官李娜向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信鼎律师事务所主任胡亚萍介绍“社会团体违规代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使用情况。
这个模型的建立要从胡亚萍的一条建议说起。
“希望龙八国际app下载重视起来,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助推完善公民代理行为规范,净化法律服务市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24年12月10日,胡亚萍向郾城区检察院反映,“职业公民代理人”现象的出现,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也存在侵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郾城区检察院迅速安排民事检察部门展开调查,李娜通过提取近年来郾城区法院裁判文书中涉及社会团体推荐公民代理的相关案件裁判文书,检索出9条涉社会团体违规推荐公民代理案件线索,经进一步调取卷宗逐案查阅,在5起案件中发现违规代理情形。
2024年12月24日,郾城区检察院组建由李娜牵头的办案团队,经调查发现,涉案的社会团体工商登记信息记载的业务范围不包含代理诉讼业务,而且所推荐的代理人与推荐社会团体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所谓的代理人属于违规代理。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李娜经走访当事人、律师事务所、法院后获悉,一些当事人对公民代理制度和相关法律规定不了解,不清楚合法代理人的范围和条件,加上希望尽快解决问题的心理,容易轻信“黑代理”的虚假宣传和承诺,导致自身权益受损。法院个别干警在审查公民代理人资格时,因审查标准不统一等原因,未能有效识别和排除“黑代理”,导致其得以参与诉讼。
今年1月10日,在漯河市人民检察院支持下,郾城区检察院决定向大数据借智借力,积极搭建“社会团体违规推荐公民代理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调取社会团体推荐公民代理的法院民事案件裁判数据、社会团体成员参保基本信息、社会团体基本注册信息和经营范围等建立数据池,采取关键词提取、数据筛选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筛查出存在公民代理不规范现象的案件30件,根据不同裁判文书的层级、地域,漯河市两级龙八国际app下载共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12件。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对诉讼代理人的审查标准,郾城区检察院与郾城区人民法院共同签署《关于构建规范社会团体推荐公民代理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从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明确双方职责。在漯河市检察院建议下,2月20日,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全市两级法院发出《关于加强社会团体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资格审查的通知》,要求审判人员加强对相关社会团体推荐人员的审查,以保证公民代理规范化工作顺利推进。
(本报记者赵红旗 通讯员黄鑫迪 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