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钟园园 翁文涛)近日,浙江省平阳县检察院邀请政协委员、公益保护协同监督特邀监督员、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等,实地查看高标准农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成效。放眼望去,曾经抛荒的土地如今披上了绿装,一株株新苗迎风挺立,生机盎然。
2023年9月,平阳县政协委员黄承志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标准农田存在管护不到位、抛荒闲置等问题,影响粮食安全和乡村生态。对问题进行梳理后,他向县政协提交提案,建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平阳县检察院依托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将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线索。
该院依托浙江省省域空间治理平台等应用,整合县域土地图斑、抛荒卫星拍摄图斑、高标准农田图斑等图谱矢量数据,构建高标准农田保护大数据模型,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面勘探等技术,找准耕地资源损害线索,精准锁定抛荒高标准农田地块18处。随后,平阳县检察院邀请该县政协委员陈玲丽、“益心为公”志愿者等进行实地调查,并就专业问题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咨询。
摸清问题是基础,推动解决才是关键。2024年3月,平阳县检察院向属地乡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落实高标准农田复垦复耕、建设和管护工作。收到检察建议后,属地乡镇政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结合土地特点和农业发展需要进行整改。同年10月,该院跟进监督时,发现部分地块仍存在渣土堆放等问题,遂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诉讼期间,属地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整改,累计清理渣土15万立方米,修复排水沟370米,完成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修缮。截至今年5月,涉案80余亩地块全部恢复耕作条件,法院裁定终结诉讼。
为更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优势互补,凝聚履职合力,平阳县检察院与该县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协作的意见》,明确会商研判、线索移送、调查取证、案情通报等多项机制,推动损害农田违法问题系统化、长效化治理。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环节。下一步,平阳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政协+检察”协作机制,以法治力量护航乡村振兴,让良田美景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