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郯城:最美白马河湿地,见证了公益诉讼的守护
时间:2025-08-13  作者:匡雪?黄晓辰?杨意  来源:检察日报-基层采风·现场
【字体:  

白马河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郯城县,依沂河而生,是沂蒙山区的瑰宝。其生态功能发挥对维护沂河乃至淮河流域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灌溉功能让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使郯城有了“中国银杏之乡”“鲁南粮仓”的美誉。

近日,记者来到盛夏的白马河湿地,欣赏水鸟低飞,芦苇轻荡。郯城县检察院检察长王宁向记者展示了两幅对比照片:十年前的白马河植物单一,湿地旱化,岸边堆满垃圾;如今的白马河清澈见底,湿地绿意葱茏。“这是公益诉讼检察守护绿水青山的见证。”王宁说。

2023年底,“益心为公”志愿者向龙八国际app下载提供了一条线索:与白马河相连的窑上干渠水污染严重。志愿者上传的照片显示,窑上干渠河道内垃圾遍布,水体混浊,建筑废料堆积成山。

收到线索后,郯城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联合志愿者一起现场取证。据初步调查情况,该院决定立案办理。办案检察官邀请窑上干渠所属街道、水利、环保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召开工作协调会议,邀请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参加。会议对窑上干渠的管理维护、环境卫生等责任主体进行了确认。会后,郯城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经过整改,窑上干渠总计25处障碍物得以清除,水环境明显改善,河道垃圾清理信息档案和长效管理机制也建立起来。

2020年1月,位于白马河湿地边缘的马头镇某承包地突发“怪火”——露天堆放的灰色粉末遇雨自燃,刺鼻浓烟裹挟着有毒气体直冲云霄。郯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紧急以沙土掩埋灭火,但隐患远未消除。经检测,灰色粉末是铝灰,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兼具浸出毒性和易燃性的危险废物,总量150余吨,未采取任何防腐防渗措施直接暴露于湿地缓冲区。“大量铝灰散布在地上,地面结块发黑,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酸味,湿地边缘土壤采样显示氟化物超标数倍。”办案检察官仇兴华回忆道。

经查,涉案人员尤某等人跨省运输铝灰非法倾倒,而相关部门发现后仅对铝灰进行了临时收储,未启动系统性修复。2020年2月,郯城县检察院同步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程序。一方面追究尤某等人的刑事责任并索赔环境修复费用,另一方面督促临沂市生态环境局郯城县分局依法履职。同年3月至10月,办案检察官先后多次实地查看,发现原地块堆放的铝灰已被运走,但涉案地块被运输铝灰车辆碾轧以致破坏。虽经龙八国际app下载多次沟通,该地块仍未实现复垦条件。2021年6月,郯城县检察院向郯城县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审理期间,临沂市生态环境局郯城县分局积极履行职责,委托属地政府对涉案土地进行修复。同年10月,郯城县检察院就该案组织公开听证,邀请人民监督员、行政机关代表、马头镇政府工作人员、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经过现场查看、会议审查,听证员认为涉案土地已经完成修复,达到种植条件。今年5月26日,检察官再度回访,看到小麦麦穗籽粒饱满,长势良好。马头镇镇长薄圣奎感慨道:“每寸土地的洁净,都是白马河湿地生命共同体的需要。”

白马河湿地保护是龙八国际app下载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承载着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十年发展的印记。细数十年变革,王宁总结说:“从单打独斗到‘河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协同治理,从末端治已病到预防性公益诉讼制度创新,从个案办理到推动制定《白马河景观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最美白马河湿地已在眼前,而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仍在不断进阶的路上。”

(本报记者匡雪 通讯员黄晓辰 杨意)

[责任编辑: 何南宁 李先硕]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