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落凫山的“那抹红”
平顶山卫东:公益诉讼为烈士纪念亭拂去尘埃
卫东区检察院干警走访全国人大代表王永红,就守护英烈纪念设施听取意见建议。
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陈彦培 曾洋洋)“这座纪念亭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爷爷牺牲时我还未出生。看到它焕然一新,心里满是感动。”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落凫山上,烈士张明亮的后人轻轻抚摸着修葺一新的纪念亭柱身,眼眶湿润地对正在回访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王永红说道。阳光下,鲜红挺拔的亭柱在苍松翠柏环绕中格外耀眼,仿佛在静静诉说着70多年前那段英勇无畏的往事。
1948年5月的落凫山阻击战中,张明亮为掩护群众撤离,左腿被炸断仍浴血拼杀,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投出最后一枚手榴弹,用生命染红了这片土地。1983年,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上世纪80年代,当地群众自发在烈士牺牲处建起一座古色古香的琉璃瓦纪念亭,让英雄壮举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
然而,岁月流转中,纪念亭渐渐染上沧桑。2023年8月,卫东区检察院检察官在走访时发现,落凫山半山腰的纪念亭周边荆棘密布,墓碑字迹斑驳,杂草淹没了台阶。该院当即邀请王永红代表赴现场调研,看着眼前的破败景象,她建议:“龙八国际app下载要发挥公益诉讼职能,让烈士纪念设施重新焕发光彩。”同年8月22日,卫东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尽快完成修缮。
收到建议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对纪念亭展开全面修复,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专项行动——为全区烈士纪念设施建立数字档案,落实专人管护机制。
今年6月,“张明亮烈士纪念亭”终于以崭新面貌重现山间,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每一位前来缅怀的人都心生敬畏。
“这不仅是一座建筑的重生,更是红色精神的延续。”王永红代表感慨道,卫东区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纪念亭修缮的实践,正是用法治力量守护红色根脉的生动体现。她建议,检察公益诉讼应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既要做好硬件维护,更要整治周边环境,让纪念场所始终庄严肃穆;同时依托“府检联动”深化数字化保护,用现代科技完善档案,深挖英烈事迹,通过事迹展、专题活动等形式,让烈士故事走进更多人生活,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