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涧西区:清除特定群体阅读障碍
时间:2025-10-09  作者:刘立新?常静?徐乾  来源:检察日报-先锋周刊·为民
【字体:  

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常静 徐乾)“我家孩子终于能‘读’到自己喜欢的绘本了,这里还有专用设备帮助他听书,获取知识真是方便多了。”近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图书馆,盲童小树(化名)的手指在崭新的《暖房子》盲文绘本上欢快地滑动。目睹此景,孩子母亲赵女士激动不已。

今年初,涧西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区图书馆既未设置无障碍阅览空间,也未提供有声读物、盲文读物、大字读物和信息检索辅助设备等,难以满足特定群体无障碍阅读需求。

“阅读是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对视障人士、老年人等特定群体而言,显得尤为珍贵。无障碍阅读资源的匮乏,直接影响着这部分群体平等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据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负责人盛迎宾介绍,涧西区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4.2%,登记在册的残疾人9900余人,其中视障人士854人。

针对特定群体“读书难”的现实困境,该院依法向涧西区文化和旅游局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指出区图书馆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服务供给上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尽快制定整改方案,满足特定群体知识获取诉求。

收到检察建议后,涧西区文化和旅游局迅速行动,联合涧西区盲人协会共同开展特定群体需求调研,精准征集视障读者阅读需求。在充分调研和认真倾听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涧西区图书馆精心选购了涵盖文学、科技、生活等多领域的盲文图书2000余册,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并在馆内开辟专门区域,改造升级为设施齐备、友好实用的特定群体阅览室。该阅览室不仅充分考虑了特定群体无障碍通行的需求,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阅读设备,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差异化需要。

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贴合使用者需求,涧西区检察院还邀请残疾人代表、老年读者走进阅览室,现场开展“沉浸式”体验验收。活动现场,参与者们通过指尖触摸崭新的盲文书籍,借助智能阅读设备听取语音导航,切身感受到便捷性后,纷纷赞不绝口。

此次“沉浸式”验收,不仅精准检验了整改成效,获得了使用者的真实认可,也让检察监督的实效落在了特定群体心坎上,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包容性发展。

[责任编辑: 李君瑞 李先硕]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