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王玲 通讯员孙笑天)“孩子们用水写法治格言,把传统文化和法治精神相结合,这种普法形式既生动又有意义!”近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走进辖区蒲松路小学,看着操场上以水为墨书写“学法守法”的学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计会波忍不住点赞。当天,调研组深入校园与检察办案一线,为未检工作“把脉问诊”,以依法监督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走深走实。
在蒲松路小学,调研组沉浸式感受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教学楼前,学生讲解员手持案例展板,清晰解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款;操场一侧,独轮车社团成员骑着车、举着“学法启智 守法明心”标语穿梭,欢快的普法歌曲在校园回荡;模拟法庭教室内,学生们扮演“法官”“检察官”,生动演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例。调研组对学校创新普法形式、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离开校园,调研组一行走进沈北新区检察院,先后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未检办案区及听证室。在观看未检品牌宣传片《辽望未来 心向美好》后,调研组围绕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细节展开询问。“针对未成年人案件,我们会提前联系心理咨询师介入,确保案件办理与心理疏导同步推进。”该院未检检察官介绍。
“案件办理中如何平衡惩治与教育?”“校园周边的网吧、小卖部监管,能否联合多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在随后的专题座谈会上,与会人大代表直奔主题,提出问题。
该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赵永林一一回应,并汇报了该院未检工作在案件办理、检校合作、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等方面的进展,介绍该院在引入心理疏导专业力量、校园周边联动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计划。
计会波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凝聚社会共识,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宣传方式,加大保障力度,提升队伍专业能力。他希望检察院继续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加强部门联动,人大代表亦需持续关注、建言献策,共同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