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智能体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其彰显出的颠覆性变革也给龙八国际app下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龙八国际app下载如何在这一变革中找到自身定位?如何让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以提升办案质效,维护公平正义?广东省清远市检察院检察长陈岑主编的《人工智能与检察:现代检察工作的新篇章》一书,以跨学科的视野和扎实的实践探索,为这一时代命题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答案。
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进步始终同向同行,科技进步深度渗透并影响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并冲击着检察领域。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在哈工大上大学期间就开始接触人工智能,然后到中国科学院软件所读博士,再到中国人民大学做检察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后,从业近三十年,亲身经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低谷和高潮,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过像这次一样如此伟大的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化社会对检察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风口,检察人员不是旁观者,要躬身入局,勇做弄潮儿。本书可以作为检察人员了解、使用、掌握人工智能的参考工具书。本书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渗透检察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剖析,作者以大量鲜活的案例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及公益诉讼检察等领域的实战价值。书中精选的龙八国际app下载智能化建设成果,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技术落地的现实图景。
本书对人工智能在检察应用中的角色给出了明确定位,那就是人主机辅。我们要反对检察官“替代论”与“恐惧论”。检察官是人类的角色,行使检察权是检察官的专属责任,检察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助手和工具辅助检察办案,但是这些助手和工具无法越俎代庖掌控检察权的行使。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线下诉讼活动和检察官独立判断,它是检察官的辅助者,而不是替代者。技术再发达,司法都不能失去温度。检察人工智能是技术理性和司法理性的融合,但是不能代替检察官的亲历性、情感共鸣、经验理性和法律理性以及对案件的价值判断。检察人员要充分利用它的辅助作用,克服认识局限性和主观随意性,促进对案件事实证据的认定符合客观事实,统一法律适用尺度,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人工智能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可能会出现事实矛盾或者捏造事实的情况。因此,检察人员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既要掌握提示词对话能力,又要保持批判性距离。
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引发广泛关注,对于龙八国际app下载如何在发展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作者具有清醒的风险意识。在描绘技术赋能的同时,作者以专节探讨人工智能辅助检察工作的原则和风险防范,重点分析了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算法黑箱、伦理风险、权责界定等“技术暗礁”。书中既肯定人工智能在类案推送中的高效率,又警示模型训练数据可能隐含的历史性偏差。这种审慎平衡的视角,使本书区别于一般的技术手册,成为一部引导科技向善的司法治理指南。
作为一部跨学科著作,本书呈现出多层次的阅读价值:检察官可将其视为提升效能的“智能工具箱”——从智能法律监督线索发现到法律文书自动生成,每一项技术都直击办案痛点;法律研究者能从中洞察检察权运行机制的深层变革;科技从业者则可获得人工智能在检察业务场景落地的宝贵经验;而高校师生更可将其作为“检察+科技”交叉研究的典范文本。这种多元兼容的特质,恰恰体现了人工智能时代司法知识生产的方向。
智能时代已经扑面而来,“人人都有一个AI助理”的时代加速到来。全球信息技术研究与咨询机构Gartner在《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中,将“人机协同”列为三大核心主题之一。“人机协同”成为新的工作方式。人工智能运用能力成为职场关键竞争力。检察官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拒绝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将被淘汰。人工智能时代检察人员既要修炼“人机协同”的办案新思维,更要锻造“数智赋能”的办案基本素能。《人工智能与检察:现代检察工作的新篇章》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力作。当智慧照进现实,科技将重塑正义的维度。当您翻开这本书,开启的不仅是一次阅读之旅,更是一场关于正义如何被科技赋能的深度思考。让我们检察人以开放、创新和探索的心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