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兴平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尹涓
近年来,陕西省兴平市检察院深刻领悟“三个善于”精髓要义及要求,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持续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通过严控办案程序、压实首办责任、创新接访服务、完善闭环监督等举措,推动检察信访工作从“被动接访”向“主动治理”转型,从“个案化解”向“系统治理”升级,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中交出新答卷。
“三个善于”理念领航,以理念创新破解信访治理难题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将法治思维与治理智慧融入信访工作全流程,推动矛盾化解从“治标”到“治本”突破。善于把握实质法律关系,精准分类破解复杂矛盾。创新“穿透式”审查机制,组建“员额检察官+特邀检察官助理+社区网格员”接访团队,对信访案件分层拆解法律关系。在涉企信访中,厘清经济纠纷与刑事申诉边界,引导民事纠纷走法定程序、刑事申诉依法办理;在涉民生信访中,区分行政履职缺位与民事侵权,以检察建议督促行政履职、引导民事侵权通过诉讼解决,实现“繁简分流、精准施策”。善于领悟法治精神,挖掘案件深度推动源头治理。以“法律适用精准度、办案程序规范度、社会治理贡献度”为标尺,对重复访、集体访开展“一案三查”(查法律适用、程序漏洞、治理盲区)。近三年将信访反映的共性问题转化为17份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推动“一案整改”升级为“一类问题集中治理”,从源头减少矛盾滋生。善于融合法理情,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以“五个一”接访(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张座椅、一杯热茶、一声再见)拉近距离,通过公开听证、“回访式疏导”化解积怨。推行“法治观察员”网格化模式,干警“一人一村(社区)”收集社情民意180余条,化解邻里纠纷20余起,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
“三个管理”一体抓实,以流程创新提升信访工作质效
将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贯穿信访工作全流程,推动信访办理从“办结”向“案结事了人和”跃升,实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实效”。全流程跟踪管理,保障办理规范高效。依据接访制度和领导包案方案,初信初访7日内回复,所有信访件通过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流转,实现100%流程可追溯。2022年以来接待来访350余人次、处理来信180件,持续落实“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分类分级处置,提升矛盾化解效率。按性质将信访分为咨询、纠纷、申诉、救助四类,简单事项7日内办结,疑难案件由院领导包案。通过“网格员即时答、值班干警联动处、业务部门专案办”分层模式,确保“小事快办、大事办好”。全周期质量管控,倒逼办理质效提升。实行“双审查双反馈”机制(部门负责人、检察官审核;办案部门反馈、控申部门答复),将矛盾化解率、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每季度开展专项案件评查,重点核查文书说理和处理合法性,推动信访办理质量持续提升。
延伸检察服务,以多元举措激活信访工作新效能
持续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检察职能基层“双进”工作为抓手,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的转变。建模型强预警,精准防范风险。构建信访矛盾风险预测模型,整合信访数据、综治信息、微信群动态等数据资源,在农民工欠薪、商品房纠纷等领域建立“数据池”,通过异常数据抓取提前预警群体性风险。设窗口沉一线,延伸服务触角。落实“线上进城乡社区,线下进综治中心”检察职能基层“双进”工作,构建“检察+网格”“检察+综治”模式,实现“检察之窗”乡镇全覆盖。检察官每周驻点接访,2022年以来累计接待200余人次,让检察服务直达基层。聚合力优帮扶,多元化解矛盾。建立调解员库,吸纳人大代表、律师等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检察听证,凝聚矛盾风险化解合力。联合多家单位推出“司法救助+就业/助学/心理疏导”组合措施,2022年以来发放司法救助金40余万元,助推化解矛盾38人次,形成“多方联动、综合施策”解纷格局。
下一步,兴平市检察院将继续坚持以龙八国际app下载法治思想为指引,凝聚各方力量,努力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提供生动实践。
(文稿统筹: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