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红桥检察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扶正每一株“长歪的小树”
翻阅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红检·蓝天工作室”(以下简称蓝天工作室)的工作档案,近20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无声地记录着这个工作室的成长轨迹。
2015年,红桥区检察院成立蓝天工作室,专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和开展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据该院检察长陈建强介绍,十年来,蓝天工作室以专业团队为依托,践行“高质效办案+综合履职+多元普法+综合救助”工作模式,促推全社会齐心聚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立一站式办案中心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严重挑战社会底线,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中,蓝天工作室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在办理一起强奸案时,红桥区检察院检察官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通过分析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的聊天记录等,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另一起奸淫幼女的犯罪事实,法院最终依法判处其九年有期徒刑。
“针对案涉未成年被害人精神遭受重创,需在专门医院进行心理诊疗,且未获任何经济赔偿的情况,我们依法支持遭受侵害未成年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之诉,帮助被害人获得2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承办检察官尹梦琪介绍说。
在依法严惩犯罪的同时,蓝天工作室坚持只有保护好未成年被害人才能真正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将最大限度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作为重中之重。
为此,2023年,蓝天工作室联合公安机关建立“红桥区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有效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全面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蓝天工作室依法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7件19人,联合区妇联等参与未成年人心理救助、心理疏导47次,制发督促监护令16份,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10万余元。
创设诉讼解读卡制度
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其陷入低谷时拉一把、帮一程,可能就会为他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17岁的小邓因贪图挣快钱加入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红桥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家庭结构残缺、父母关爱缺失、无固定收入来源成为小邓走向犯罪最重要的原因。
此后,案件承办检察官综合全案情况依法对小邓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并向小邓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为他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促使他们反思家庭环境、成员关系、相处方式等。
在考验期内,小邓每个月都会向检察官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手写了思想汇报,记录了案发后的思想变化,同时用自己打工的11700元工资退赔了被害人的部分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
这也是蓝天工作室精准帮教涉案未成年人的一个缩影。
蓝天工作室负责人刘慧珍介绍说,除了“依法惩戒+精准帮教”,他们还在全市首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解读卡”制度,有效拓宽涉案未成年人知情渠道,保障其合法权益。
同时,蓝天工作室探索运用“科技化+专业化”手段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联合公安、学校、社工组织等,通过心理疏导、司法训诫、家庭教育指导、技能培训、就学就业安置等多种手段实现精准帮教,合力扶正每一株“长歪的小树”。
开启法治宣教新格局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危险驾驶案件时,检察官发现辖区某餐饮店存在多次向未成年人销售调制类酒水的情况,违反法律相关规定。而另一起涉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则反映出涉事学校在学生教育监管、宿舍安全管理、家校沟通联系、应急事件处置等方面存在不完善、不到位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蓝天工作室第一时间与涉事学校、企业及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取得联系,反馈问题、听取意见,并实地开展走访调查,向相关单位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有效堵住治理漏洞。
此外,蓝天工作室致力于“创意普法+问需送法”,确立了“一年一主题”的工作思路。2016年在全市率先通过网络直播开启“未检云普法”新模式;2019年引入VR虚拟场景设备进行体验式普法;2021年举办的“法条快闪”“普法盲盒”等活动亦好评如潮。
2023年,蓝天工作室开启以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为路径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同时邀请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龙八国际app下载,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共识。
红桥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周铁震表示:“要不断创新法治进校园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用心用情为未成年人点亮法治‘明灯’。”
(本报记者范瑞恒 通讯员孟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