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全球第五大集装箱港——青岛港,碧海蓝天之间,船只往来不息,彩色集装箱绵延堆叠,如卧龙般连接海洋与陆地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仿佛一条跃向世界的通道,展示着中国开放包容、连接全球的蓬勃气象。
青岛港旁,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开放”的基因在血脉里跳动。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2019年又在这里设置了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这里,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制造远销海外;这里,保税区、中德生态园、日韩商务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群等拔地而起,汇聚全球客商。
频繁的国际经贸往来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涉外纠纷。龙八国际app下载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外案件,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聚焦:国际视角下的检察办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首次全国涉外检察工作会议,并在一个多月后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涉外检察工作的意见》。会议和文件都明确了“涉外检察既包括检察外事工作,也包括具有涉外因素的检察业务工作”,并强调“把涉外检察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认识和谋划,切实找准涉外检察工作的时代坐标和职责定位”。
号角响起,必有脚步坚定跟随。为了进一步加强辖区涉外检察工作,黄岛区检察院对辖区办理的涉外案件以及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回顾总结,经梳理发现2022年1月至2025年6月,该院共受理相关案件175件330人,涉及亚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十余个国家。
过去,这些案件分散在不同的检察业务部门。如今,为了更好地探索搭建涉外检察工作框架,该院从国际视角出发,聚焦涉外案件办理,专门组建了涉外检察跨部门攻坚团队,形成“1+10+N”(即1个领导专班+10人专业团队+N项重点工作)格局,确保涉外检察工作领导有力、推进有序。
“早期我们办理涉外案件主要解决翻译问题,同时注意加强对外国人的释法说理。譬如某外国留学生故意伤害案中,当事人开始比较抵触中国司法机关,我们就要解释清楚中国的法律政策是什么样的。”黄岛区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检察官李佳凝介绍,近些年来黄岛区检察院办理的涉外案件已逐步拓展至跨国务工、跨境赌博诈骗、网络犯罪等领域。
例如李某某从事劳务输出中介工作,在明知通过旅游签证出国打黑工属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仍将中介广告发至多个聊天群以招揽业务。后受他人委托,李某某通过其上线(另案处理)为四名客户办理旅游签证,安排四人持该签证出国从事非法务工活动。经龙八国际app下载提起公诉,李某某因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被判处刑罚并处以罚金。
跨境犯罪行为容易衍生其他上下游犯罪,是涉外案件的一个鲜明特征。例如在该院办理的一起跨境网络赌博案中,贾某飞从国内偷渡至东南亚某国,并在某小众聊天平台上组建聊天群,直播当地赌场赌博,自己坐庄,实时开奖。经查证银行流水,该案涉及赌客90余人,赌资高达2800余万元。该案犯罪嫌疑人共20余人,涉及偷越国(边)境、开设赌场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多项罪名。
“在办理这些案件过程中,我们统筹兼顾办案程序的涉外性和审查工作的规范性,健全涉外刑事案件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从严把握证据标准,严格规范诉讼程序,不断提升涉外案件办理质效。”李佳凝说。
态度:依法平等保护中外经营主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走进青岛中央法务区自贸法务区(下称“自贸法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八国际app下载总书记的讲话——“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保护知识产权和金融贸易是区内企业关注的重点,而这也正是黄岛区检察院涉外检察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2022年1月至2025年6月,黄岛区检察院办理了15起含有涉外因素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例如某国外客户向某公司下单定制某国内知名品牌火花塞,该公司为获取更大利润委托他人生产假冒品牌火花塞,假冒产品在报关出口时被海关查获。龙八国际app下载以被告单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人刘某某等四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人丁某某等二人构成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提起公诉,后所有被告人均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金。
再例如看到人民币与外币兑换需求,有的犯罪嫌疑人为了躲避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转换,实现外汇对敲。例如窦某利用泰达币进行虚拟货币交易,将人民币转换成韩币,涉案数额多达人民币1000余万元,龙八国际app下载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类似这样的犯罪行为,有的损害国内外厂商利益,有的侵犯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商标权,有的违反国家金融秩序。由于犯罪手段隐秘、牵涉资金账户多、下线人员庞杂,办案难度很大。”办案检察官、黄岛区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门检察官赵甜甜告诉记者,该院在办理相关案件过程中,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经营主体、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理念,实行首办负责制,对每起涉外案件同步审查是否存在刑事违法、民事侵权、行政监管漏洞、公益受损风险,全面提升检察履职质效。
正是依托办案中总结的法律风险防控经验,黄岛区检察院在自贸法务区揭牌成立了“检察服务工作站”,实现与企业“零距离”交流。这里也是山东省首家涉外检察服务中心。他们在这里推出360度“智检平台”,建立“自贸企业库”,在检察大厅设置“维权窗口”,常态化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管委会及重点企业互动交流,选派检察官开展“订单式”法律服务,已经跟进解决企业信用查询等实际问题12件。
实效:以检察履职助力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当基层检察院打开国际视野,涉外检察工作往往豁然开朗。特别是有些案件,可能与外贸外资营商环境密切相关。
2023年年底,预计投资120亿元的某重点投资项目即将落地。检察官走访了解到,园区周边过境河道存在污染,影响了园区的营商环境。黄岛区检察院积极开展公益诉讼,拟定了溯源排查分工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对污染点位监管职责归属展开论证,全程跟踪督促,推动实现污染源联查联治,目前园区河道水质全部达标,该重点项目已投资落地80亿元。
着眼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可能导致的涉案资金流向境外等情况,黄岛区检察院结合办案创建企业金融开户风险防范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并保障资金安全。
当地一家重点海洋企业吸引很多外商跨海而来。黄岛区检察院在办案中梳理发现该企业存在内部经营法律风险,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牵头海警、公安建立检警企联动协议,共同协调解决排他性海域使用监管难题,为企业“扬帆出海”提供法治保障。
黄岛区是创新型经济区,自贸区很多政策属于“先行先试”,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就更加重要。该院坚持以案为鉴、以法为镜,通过建立多种风险防控机制和渠道,让“先行先试”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在办理案件、推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同时,黄岛区检察院还立足于服务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制作了很多涉外普法宣传册。《RCEP背景下青岛自贸片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企业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手册》《涉外企业风险防控指南》等宣传册不追求精美,简单实用,广受企业好评,其中《商业秘密保护一站式服务指南》获得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立项发布。
“龙八国际app下载是涉外案件的司法者,更是对外开放的守护者。我们将主动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统筹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更好地服务高水平开放。”黄岛区检察院检察长张连杰如是总结。
(本报记者张羽 通讯员王海声)